#親子整理教育
#兒童整理
#玩具整理
#繪本教育
#亂丟東西的小佑
兒子這一年對繪本興趣爆發
從保母家離開都會要求
去有擺放市圖童書的超商或百貨書店看書
學習慾望與好奇心高漲
馨發現用圖書跟孩子溝通很多觀念非常有用
對許多語彙認知模糊的幼兒來說
用圖像故事理解事物的因果快速許多
也減少許多無效的親子溝通
(父母一邊氣到翻白眼 重複用大人講話方式溝通
孩子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什麼事)
為了讓父母們可以在家務上越來越省事
教育孩子自我管理的事絕對不能拖
馨從兒子一歲多開始要求他自己收拾玩具
但過了三歲後
兒子突然變得叛逆喜歡唱反調裝傻+賴皮
有時候提醒到後來媽媽也會覺得拳頭很硬
馨有用過
1."看誰收得比較快"的方法
2."限時不收就沒收那些玩具一個禮拜不要玩"的處罰
第一個方法
到後來兒子長大一些學聰明了就會說:
"來~媽媽 我們看誰收得快"
然後就坐在旁邊動作慢慢的看媽媽收玩具……
第二個方法
就是賴皮東摸摸西摸摸的說我太小了不會收
等到時間到把玩具沒收後開始大聲哭鬧……
然後爸媽二人就只能跟著哭鬧聲翻個15分鐘的白眼
後來我看到關於親子收納的書籍說
孩子對於抽象字句的理解不如用圖象表示的清楚
所以當我前陣子發現這本書<亂丟東西的小祐>
有種如獲至寶般的感覺
作者用很簡單的內容跟童趣的插畫
讓孩童了解自己不收捨物品會造成的困擾與小意外
內容還有的一些互動小遊戲設計與孩童玩具整理小概念
馨覺得是本容易在親子間傳達幼兒整理觀念的繪本
兒子看完覺得有趣的問說:
所以我沒收好媽媽也會受傷嗎?
我餅乾掉到地上也會被小螞蟻吃掉嗎?
("對呀~媽媽上次踩到樂高跟你的小車都差點飆淚罵髒話喔"
"對呀~~不止小螞蟻大蟑螂也會跑出來喔"
<--內心OS)
然後連續三天都拿出這本書要我講給他聽
我後來反過來要求兒子跟我講故事內容
讓他強化內文整理因果的記憶
這樣的互動比起"快點去收玩具"的話語
更讓兒子對整理玩具這件事
建立清晰的因果關係並理解為什麼要整理的原因
其實對馨來說大人要規劃幼兒收納玩具空間不難
但是要家中幼兒養成好的收納觀念與習慣才是父母棘手的地方
希望這樣的分享對有一樣困擾的父母有所幫助~~
(想用繪本來教育幼兒並非買書給孩子看就好
需要父母透過講說故事內容中訴說想傳達的概念讓孩子理解
並適時的給與一些問題和互動
像是自身與周遭相似的例子 也可以一起提到
讓孩子能有切身的感觸
並非遵照內容照本宣科就好)
如果大家有其他不錯的親子教育繪本
也歡迎留言與其他人一起分享~
謝謝~
#馨整理·整理心
#整理收納師
#北部整理師